紫藤山黄教授电话:15999638256
深圳市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正文 学术研究

最近有三个收获

紫藤山 2020-11-11 学术研究 575 ℃ 0 评论

最近有三个收获

          铁舞

金秋10月我参加了一个会议, 2020年10月23日至24日,中华诗词研究院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奉贤隆重举行。海峡两岸五十多位学者参与盛会,先后发表并评议了51篇论文,就一系列诗词演变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参会代表既有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也有长期耕耘于现当代文学领域的学者。老中青三代的交流,多种观点的碰撞,有助于相关研究向纵深拓展。我作为一个新诗写作者参加这个会议有三点收获。


微信截图_20201111110259.png

       

一 古谱诗词表演乐感论

   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杨赛的递交的一篇论文标题。他的研究细腻而生动,为我们新诗作者经常提及的新诗如何继承传统的话题,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的窗口,我深感新诗作者对传统的理解很多时候是不深不透的;至少是我,仅停留于文学史上的一般描述,或几首经典古诗的背诵。卡莱尔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这话我是赞同的。怎样通过传统诗词的学习,深入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呢?杨赛的古谱诗词表演乐感论给了我新的启示。他认为古谱诗词的乐感,以情感的语感为基础。那么,我想新诗人的诗的乐感,同样也应该是以情感的语言为基础吧?这似乎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看到泛诗歌写作的今天,用文字表现出情感的语感的诗篇有多少呢?“少小离家老大回”,这起笔的文字看似通俗,却有高度浓缩的情感在内;“枯藤老树昏鸦”,这六个字背后的作者的意绪,恐怕只有通过古谱方式吟哦才能深情导出。而古谱诗词的吟哦,杨赛老师用的是“表演”这个词,那因为我们是现代人,不是古人,我们只能模拟古人,要像古人那样真看、真想、真听,所以才是表演。我在交流会上听他的几个片段吟唱,他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唱,就是“以情感的语感”为基础。他说,古谱诗词以人声为主,人声以中声为主,体现温婉、柔和的审美。歌者要动真感情,要用活的语言,表情达意。我特别体会他说的“活的语言“。我们常见新诗朗诵者,他们的朗颂是不是以“人声”为主的?我想不是的,很多时候是装饰性的。这个“人声”两字值得重视。我们今天的新诗,是不是首先要以做到以“人声”入诗呢?什么样的句子是“人声”,什么样的句子不是“人声?我想“人声”这个概念,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在微信里看到一个链接,一个河南的写诗老汉在做一个“新诗里的诗眼”真声讲座,他说古诗里有诗眼,新诗里也有诗眼,他用河南方言吟一首新诗,可能是他自己写的吧,他吟的方式如同古人吟哦,我就联想到杨赛的“动真情“、”活语言“的话来。那老汉我不知其名,彷佛他读诗的声音就是“人声”,完全没有我们经常说的“朗诵腔”,非常日常。杨赛论古谱诗词表演乐感,有许多专业的技术性的研究,说歌者要以古代唱论、声气论为指导。声气是声音和气息的完美结合。古代人做事专心,歌者要注意声气投放与走向,表现虚实、喜憎、取舍、断续、徐疾等情态。我想这全依赖好的文本才可以让你做到这些。如果像今天的新诗作者那样随随便便的“分行为诗”,这些要求也就用不上了。我是站在新诗写作这个立场上考虑这个问题的,今天的诗人们能不能写出能和唐诗媲美的新诗来,首先看有没有“唐诗心情”;是否能做到这一点,我是怀疑的;但我们一定可以去做,这也是可以肯定的。


微信截图_20201111110533.png

   

        二 用古体诗表现现代生活

 

我是第一次见到儒雅的胡晓明先生,他在会上以疫情时期个人写作为例,谈如何用古典诗表达现代生活。他的重要观点是,中国文学的古今贯通,最重要的是参与实践,用作品说话。我也曾经在《文学自由谈》上写过文章,我认为从一个诗歌写作者的角度看,诗歌的继承和创新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它是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也应该在实践中解决,没有具体的写作实践则无法进行继承和创新。也就是说,如果仅凭停留在某种理论上,或者在想想中如何如何推断,是不能回答继承和创新这个话题的。所以听到胡晓明先生以自己的作品为例来谈如何用古典诗表达现代生活,就感到十分亲和。他用疫情期间创作的古体诗印证了他的“中国所感,全球视角”,他从今年一月最早完成的《除夕赠上海医生五首》,到最近完成的《庚子八月十六淀湖观月于重重云海中跃出赋二首》,共计写作于疫情有关的绝句五律等作品一百零一首。会上,他分析文本,总结心得,展示了古典诗歌的回应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与现代新诗不一样的古典性,与古人诗歌不同的现代性,以及形式问题即旧瓶新酒如何谐调圆融等。且举《除夕赠上海医生》为例:


微信截图_20201111110747.png


之一

小米腊肠八宝粥,

吴侬软语最温柔。

输他医侠春风暖,

请战纷纷决去留。

 

之二

护士武昌将欲行,

满城寒雨东无声。

长江入海波千尺,

不及白衣忘我情。

 

之三

污将白玉肯同尘,沪上大医不顾身。

想得阿拉除夕夜,还应说着远征人。

 

之四

疫情忿涌几时休,

卫士藏昂剑未酬。

莫道武昌千里隔,

汉江只在浦江头。

 

之五

剪弃青丝如汉关,一麾白褂豁尘颜。

海滨故友如想问,为保轻车二月还。

     完全是唐诗格调,现代气息。胡教授学艺兼修,是我们的榜样。我也尝试过借用旧体用现活的语言表达新的情感。比如,不久前我做了一首《无轨小调》:

 

太阳照着

这时候,

一切依旧

却不知

难念的经

家家都有

夫妻婆媳的故事

还有黑客和朋友

街上走

你烦我更愁

日脚瘦

 

人世间

小宇宙

隔壁厢

谁歌喉

我正一个人

股市盘收

看看报纸天下事

什么新闻曲传久

川建国

没谱乱追求,

伤心透

 

这是对某著名词牌的一次现代激活。可能比胡晓明老师走得更远;当然不是更好。




 

      三 黄永建教授的“十三行汉诗“

 

深圳大学教授黄永建先生因南方科大有紧急会议,故把本次会议发言委托给我了,因为我也写了一篇《“十三行”汉诗有可能会改变和激活中国诗歌吗?》得文章。黄教授的“十三行汉诗“又称“手枪诗“,其发生是一个美妙的故事:

2013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少年时代得一个女同学微信传来信息,病房只她一人打吊瓶,过敏症恐惧悬挂在少年发小的心头,也刺痛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老同学的心,佯装镇定,同学发来一图:冰天雪地,四野昏塞,一女子持圩灯于荒郊短亭檐下苦等远方归人,因有所感,黄永健于手机屏上首得两句:

怎么写

愁死鬼
  这完全是“梨花体”的写法,但是,仿佛神助似的,在手机屏上,又出现了两行四言诗,接着两行五言、两行六言、两行七言、诗是两行两行发给同学的,或许是作者感到应该回应前文,最后又回归三言,最后一行为七言,作者为了缀合全诗,把刚刚发出去的七段诗句(共十三行),通过复制粘贴整合为完整的一首诗,刚好填满了微信手机屏,变成了下面的形状:
          
怎么写

   愁死鬼

   手执圩灯

   伊人等谁

   终南积雪后

   人比清风美

   古今聚少离多

   长恨望穿秋水

   知音一去几渺杳

   暗香黄昏浮云堆

    不如归

   不如归

   好梦君来伴蝶飞!  


微信图片_20201111110221.jpg

微信图片_20201111110217.jpg



                                       

远在合肥医院里打吊针的发小女同学认为这首诗写得还不错,她问这是什么体,黄永健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但是此诗的形状酷似一把袖珍手枪,于是便脱口而出:“手枪体”,就此,手枪体新汉诗诞生了。后来因为“手枪体”流传很广,又获得了“松竹体新汉诗”、“十三行汉诗”等名称。



(以上文字引自黄永建教授的论文《十三行汉诗在中华诗词演变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黄永建教授对普及他的“十三行汉诗“自有他的雄心壮志,而且已经作为一个文创产品在深圳广为人知,在海内外也有大量的“手枪诗“ 习作者,同时也引来很多争议。我曾经就”手枪诗“ 做了一个”限制和表达“的实验,不同于文学欣赏,通过文体改制的具体的实践做一些关于诗的形而上的思考。

 最初注意“十三行”汉诗的提法是在2018年的《名作欣赏》上。后来问了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他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他连续四年在《名作欣赏》上发了四篇关于“十三行”汉诗的论文,2016年12期还是头条。我看的是2018年的那篇《承续、吸纳、革新——十三行汉诗的诗体优势分析》。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我提交的论文也是从写作实践出发的,我说随着新媒介新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网络传播媒介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媒介在改变了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大众的文字阅读习惯、写作习惯、评价习惯、沟通习惯,传播技术与方式的革新同时赋予了大众表达与发声的权利。 黄教授创导的“手枪诗”作为一种新诗体,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应运而生。这是黄教授与其它“格律体新诗”提倡者不同的地方。我还说了,汉诗需要艺术的判断标准,而不是简单易行的形式标准。“十三行”有可能激活中国诗歌,就看能提炼出什么概念来,来指导人们的写作。比如,由“十三行”的“手枪体”的流行,是否可以进一步推断可以用自由新诗的语言对别的旧体词曲的“体”(十三行“手枪体”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自度词曲)做一次普遍激活,从而也对新诗的“自由”增加一点“体”的约束。探索的目的也许还能从另一角度证明:新诗是否也能从古体里产生?

                2020/11/10

朱铁武,笔名铁舞(TW),上海人,作家,上海城市建设工程学校语文高级讲师(副教授),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早期曾在上海青年报红花副刊主持“诗歌角”栏目。2003年开始连续五年在上海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拓展诗歌教学,当年初中生周刊称“沪上首家中学诗歌教学实验班落户晋元附校”。之后先后在上海同济二附中、北海中学、华东师大四附中开设“诗歌抓马班”“诗歌联想教室”至今。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ZW13“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特约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01111110235.jpg

本文标签:紫藤山文化十三行新诗紫藤山诗画黄永健教授手枪诗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网站分类
搜索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zitengshan.com 版权所有归 深圳市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6121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