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山黄教授电话:15999638256
深圳市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正文 学术研究

《新诗如何立格定律》 读后

紫藤山 2020-12-05 学术研究 833 ℃ 0 评论

  《新诗如何立格定律》读后


               赵青山


                     一


      铁舞兄是一位勤奋思考的诗评家,经常在网络上和诗友们探讨新诗理论问题。近来他专注于新诗形式建设,专文《新诗如何立格定律》,表达了自己对于新诗发展困境的严重关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对于新诗“诗体建设”的一些想法,无论观点正确与否,这种思考对于新诗健康发展是极其有益的。


                     二

        统览全文,作者对于新诗形式建设的观察,比较符合诗坛现状,具有建设性的想法与观点主要有:


        一、诗坛三分天下,格律独秀一枝。

        作者认为:说“今天中国的诗坛是自由体和现代格律体和古体诗词三分天下,自然是不会错的”,这是作者在全面审视当今诗坛生态之后所做出的判断。这个判断不是作者的凭空臆想,它来源于众多诗歌理论家的理论探索,来源于众多诗人的创新实践,更来源于作者自己的分析归纳。值得提及的是,作者在三分天下的诗坛生态中,慧眼识珠,预测了现代格律诗(也称格律体新诗)的辉煌前景,作者相信:“定型诗体代表了新诗格律的最高美学追求”,断言“新诗的艺术明珠也一定会出现在现代格律诗里”。铁舞兄的观点代表了当今诗坛不少人的理论认识,同时也是格律体新诗人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巨大动力。


         二、大胆发声质疑,定行并非格律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633.jpg


        新诗诗体建设伴随着新诗的发生,已经探索了百年之久。尤其是自1926年5月,闻一多发表新诗格律化的纲领性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有音乐的美、建筑的美、绘画的美之“三美”理论以来,诗节整齐与诗节对称的新诗(即整齐式、对称式)便作为新诗格律化的主导诗体,成为新格律诗人的追求目标。包括在此基础上创新实践的“定行诗体”(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等,则发展成为新世纪“格律体新诗”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诗坛格律体新诗理论逐渐完善,创作日趋活跃,两者日益高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铁舞兄发文质疑,提出“四行诗,六行诗,八行诗等”还算不上是格律诗的主张,这又该如何认识呢?我认为,从其行文来看,他心目中的格律诗,是犹如有着严格“律体”约束的“律诗”和有着严格“词牌”约束的“宋词”那样的定型新诗体,也即其行文中的“格”。这些格律诗体的形成需要“进行严肃细致的立格、认调、确律、定式的步骤”。他实际上是在瞻望未来的定型新格律诗体。

        一方面否定定行诗体,一方面又瞻望定型(格)诗体,这是一种自发的动态的相对格律观。湖北丁慨然先生是最早阐述动态相对格律观的诗歌理论家,他认为:在当前阶段,和自由分行的自由体新诗相比,讲究音节、节拍、音韵规律化的新诗是格律体新诗;未来,如果讲究音节和节拍相应一致的变化规律新诗成为格律体新诗的主体,那么和具有严格格律约束的定型新诗体相比,定型新诗体则会成为格律诗,现今的所谓“格律体新诗”就成为自由诗了。

        所以说,铁舞兄的主张和当今的格律体新诗理论并不矛盾,它是对格律体新诗理论的补充与完善。


         三、归纳提炼融汇,立格确律定式

         铁舞兄依据自己的理论认识,提出了为现代格律诗(格律体新诗)立格定体的路径——立格、认调、确律、定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浩如烟海的新诗作品中,找出一些较为完美的新诗,详细分析、归纳、提炼它们的格调、格律,然后将这种诗体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再推广、普及,逐步形成艺术完美的格律诗体。

         铁舞兄提出的新诗体定体策略原则上是正确的。一般而言,新诗体的建设只能有两个途径:一是从现有的作品实践中提炼、归纳,建立新的新诗美学规范,创新格律诗体;二是根据有些理论家的美学标准,先规定几种诗体,然后逐步推广。到底应该采用哪一个途径呢?西南大学吕进教授有自己的理论观点:“新诗格律学只能是描述性科学:它的使命在于概括、抽象业已呈现的诗歌现象,而决不是人为地设想、规定某种格律模式。因此,诗人的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创立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的意义。”【1】我是认可吕进教授的观点的。新诗格律不能够由个别人来自行规定,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只能从百年的新诗格律创作实践中,归纳、提炼美学要素,从中找出新诗的格律规范,逐步形成格律诗体。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新世纪的格律体新诗理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科学的探索之路向前行进的。邹绛教授将所有的新格律诗分为五种类型,万龙生先生将之归纳为三种类型,并和东方诗风论坛、格律体新诗网一班诗友提出了“三分法”——将新格律诗分为整齐式、参差(对称)式、复合式——的分类主张,在此基础上,又完善提出了建立定行诗体、定型新诗体的理论主张。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坚持了十几年的民间诗刊《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发表了大量的整齐式、对称式、复合式创作诗例,发表了大量四行诗、六行诗、八行诗、十四行等定行诗例,以及柔巴依、十四行花环体、八行花环体等定型诗例,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创新的十三行定型诗体(手枪诗)也得到了范围极大的推广。

        只要稍稍关注新诗坛的格律体新诗创研现状,就会得出如下判断:新世纪的新诗格律化成效显著,前景可期!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640.jpg


                     三

       该文是铁舞兄关于新诗形式建设用力很深的一篇思考文章,想法多,看法也杂,文中个别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1、但要说闻一多的诗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相比古诗的格律和西方十四行的格律来说,还真没有人好好为它定格确律呢!

                                 ——铁舞

        为新诗立格确律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周策纵先生就连续发表文章《新诗格律问题》、 《中国新诗的三种现象》、《定形诗体五要点》、《说平仄》等,后将这些蕴含新诗格律思想的短文汇集起来,于1962年9月在纽约《海外论坛》月刊 3 卷 9 期发表论文《定形新诗体的提议》,发出了新诗诗体建设的先声。著名诗人丁芒先生也于1982年第4期《诗探索》发表论文《从新诗散文化到建立新诗体》,明确提出了“创建新诗体”的设想。直到2015年赵青山撰写论文《定型新诗体辨正》,2016年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自律共律格律——试论现代格律诗的基本形态》,反复阐述定型新诗体的主张。可以发现新诗人为新诗定格立体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

       闻一多的时代属于新格律诗的草创时代,一切皆无规矩可循。从闻一多的诗论和创作实践来看,诗体还没有定型,这类新诗,有律无格他的新诗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定型格律诗,但在诗节与诗行排列,以及押韵等方面的规律性是极强的。有诗节整齐的整齐式格律体新诗,如《死水》;有诗节对称的对称式格律体新诗,如《一句话》;还有整齐和参差句式共存的复合式格律体新诗,如《洗衣歌》。新时期以来,新诗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三分法”格律体新诗理论,并借鉴创新出了许多新的诗体。比如四行定型新诗体柔巴依,有山西诗人张静水的柔巴依诗集《闲月集》为例;比如四行一节,全诗三节的十二行体新诗,有吉林诗人梦桥的诗集《九言诗葩》为例;比如四行一节,全诗六节的二十四行新诗,有山西诗人蒋言礼的诗集《六六谣》为例;比如八行一首,全诗共九首的组诗八行花环体,有山西诗人赵青山的诗集《向律而歌——八行花环体新诗选》为例;比如十四行一首,全诗共十五首的组诗十四行花环体,有赵青山主编《十四行花环体诗选》为例;比如三行诗,字数固定、行式韵式固定的353小汉俳,有吉林诗人黄淮的诗集《望乡——黄淮353小汉俳900首》为例;还有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创新的十三行新诗体(手枪诗)。这些尝试都可以视作新诗人为现代新诗定格确律的实际行动。所以说,没有对闻一多先生的具体诗作进行定格,并不意味着新诗人没有对现代新诗定格立体。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645.jpg



         2、如果我们在自由诗中选出一首艺术上较为完美的长短句来分析其格调、格律,也是可能的。

                                     ——铁舞

        在现阶段的新诗生态中,自由诗属于一种除分行之外无任何约束的一种文体。这样的诗,没有格调,没有格律,既在艺术上无美感可言,也无任何规律可循。因为它本身无形,所以根本无法定形。所以,无论现实中有多少首自由诗,它都没有作为诗体供诗人们模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我总觉得那些四行诗,六行诗,八行诗的定型新诗体算不上是格律诗,只能算大体整齐的新诗。

                                       ——铁舞

         定行诗和定型诗体是两个不同的诗学概念。四行诗、六行诗、八行诗等定行诗,它只有立足于“三分法”的整齐、对称、复合的美学规范之上,和定言、定韵等相互融合之后才有可能定型。定行诗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但定型新诗体一定是标准的格律诗。


       4、诗歌也是表现情绪意味的,我们何不为一些堪称艺术明珠的诗歌作品在各种情绪格里找个位置呢?

                                     ——铁舞

        铁舞兄提出“情绪格”的概念,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建立不同的“情绪格”,即诗体和人的情绪表达相适应,高兴有高兴的诗体,伤心有伤心的诗体。到底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宋词大约有一千多个常用的词牌名,其作品风格大致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但是就词牌本身而言,从没有规定哪些是表现豪放风格的词牌,哪些是表现婉约风格的词牌。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约定俗成了,比如“浪淘沙”等等就比较豪放,“一剪梅”等就比较婉约。尽管如此,同一个词牌,对于高手而言,还是没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比如《念奴娇》这个词牌,李清照就写过婉约风格的《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而苏轼则写出了豪放风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657.jpg


        这也说明,诗体本身是无情绪之分的。一种诗体,它可以表达包含喜怒哀乐在内的所有思想感情。但在具体的写作技巧上,针对不同的情绪,可以考虑选择不同的技巧。比如表达激动的情绪,可以采用短句、密韵,表达舒缓的情绪,可以采用长句、疏韵等。


                       四

      铁舞兄有一个关于新诗形式建设的系列性写作计划,我们乐观其成,衷心期待能够早日读到他的新作!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739.jpg


                   

                     


[1]吕进 《现代格律诗的新足音——评黄淮<<九言抒情诗>》


【附录】



新诗如何立格定律


                                                                                                      铁舞

 

         新诗普遍被认为是自由诗的天下;但自新诗发端以来,就一直有人在做格律新诗的实验。如果把今天还有很多人在创作旧体诗包括在内的话,那么说今天中国的诗坛是自由体和现代格律体和古体诗词三分天下,自然是不会错的。自由体新诗的无所约束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现代格律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果说从唐诗的近体诗和宋词元曲里可以推选出能体现古体诗最高艺术品质的诗来,那么我也可以大胆推想,如果现代格律诗能成立的话,新诗的艺术明珠也一定会出现在现代格律诗里。然而,新诗如何立格定律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人们对现代格律诗创制的探究也已久矣。在新诗历史上最早提倡格律诗的是闻一多先生,他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大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他也在格律上也有所表现,相对而言,他比闻一多有更多的灵活。真正对新格律诗广泛讨论的,还是在五六十年代的何其芳、卞之琳几个有名望的诗人。何其芳借鉴西方的音顿规律,提出了现代汉语的顿数(音尺数)的一套方案,相比较何其芳不同的是,卞之琳更关心诗的哼唱式和说话式。由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新诗的创作界和理论界,希望对新诗的语言节奏找出一个规律来。后来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由表达的写诗风潮冲破一切束缚,再度汹涌而起。直到今天,这股风潮仍未停息,甚至达到了无度而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才引起坚持写旧体诗词和现代新格律诗的人们也再度整理队伍,欲与自由体新诗的自由写作共驾齐驱,甚至欲一争高低。

       这里且先不说旧体诗词如何现代化,也不说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我们先讨论一下新诗里的现代格律诗,从现有的现代新格律诗看,据冯国荣研究整理白话新律诗细分已有四类三十八种,四类分为一般白话律、白话排律、白话单元率、商籁;三十八种就不必说了。这些整理很肥功夫,也有一定道理。然而看具体作品,周仲器和钱仓水编的一本《中国新格律诗》,精选了“五四”以来六十九家诗人一百首诗篇,这些格式的诗都能被称为格律诗吗?这好像是一个没有被人提出过的严重问题。

       我们对闻一多的肯定看似对他格律的肯定,其实肯定它的主要还是作品的质地。闻一多有两部诗集《 红烛》和《 死水》。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同样对徐志摩的诗,我们主要也还是对他的诗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做的评价。这些都可以说是一种共识。但要说闻一多的诗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相比古诗的格律和西方十四行的格律来说,还真没有人好好为它定格确律呢!《死水》算是一格,但以后有多少人照此格的律来写诗呢?他们知道《死水》属于何种“格”,其“律”的合理性吗?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718.jpg



        有人说,定型诗体代表了新诗格律的最高美学追求,这话我信,至少是一个美好的想象。也有人说,现阶段的新诗格律诗,只有律(规律),还没有格(诗体)。这也算得是一种清醒。还有人说,在定行诗的基础上,同时定言,定韵,定节奏的规律性,就成为了定型新诗体,这就是格律诗。我总觉得那些四行诗,六行诗,八行诗的定型新诗体算不上是格律诗,只能算大体整齐的新诗。不错,这些诗里有格律的元素,但没达到艺术格律的高级层次。有的诗写得像歌词,最好再请教一下会谱曲的人。宋词的长短句的律动都受曲调的限制。而我们所见的现代汉诗的格律大多自定的,没有充分的外部条件的约束,自律诗还属于自由诗的范畴,因为自由诗也有运用格律元素的自由,否则它的自由是不完全的。要是有许多人都按照它的字数,段数,节奏安排写诗,这也许具备了一点格律诗的命名前提。但如果以为这就是高级的格律诗,那就是把我们心目中要抵达艺术明珠的格律诗泛化了,说是新诗格式创制的探索为好,还没真正走到格律这一步,顶多顶多也只是抵近而已。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721.jpg


       似乎我们对律的讨论很多,顿呀,韵呀,句的均齐呀,对格的分辨是并不是很到位的,对格不做分辨,那些顿呀、韵呀,句的均齐呀,就会无所归属;或者说,它们本有所归属,你不知道。想想我为什么说《死水》算是一格?,有人这样说过吗?我是没有听人说过他的诗属于《死水》格的,以至于有人说现代格律诗正处于有律无格的阶段,就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格”,所以发现不了这“格”那“格”。可见现代诗的格律,在今天依然是新课题,怎么探索?既要自由,又要在有格与律的音乐中形成新格调,课题实在多多。一本由骆寒超 陈玉兰一起著写的大约有100多万字的《中国诗学第一部形式论》,也仅是从形式角度发出了“格律化自由体”“自由化格律体”的呼喊,给人一个错觉就是,形式就是格,固定的形式+规定的音顿/义顿=格律诗。其实,其实我们对诗格的认识,一直局限于形式这个层面上,而忽视了另一个层次上的格:情绪格。每一首诗都有它的格和律,再自由它都自成其格其律。这话你同意吗?当我这样问时,马上会有人说:“我不同意,格律是一种定格的音律,是预先就制定的,不是随后附在自由的后面。”我知道你不会同意的。你为什么不假设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不妨设法证明一下呢?每一首好的诗都有它心灵感应的格与律,这有错吗?再自由它都会呼应他的内心而自成其格与律,难道不是吗?只是好不好,完美不完美的问题,也是人们是否愿意这么去看的问题。当然我说的现代诗这种格律已不完全是我们对古诗那种格律的认识了,它首先是来自于每个人心灵,服膺于每个人心灵的属格和律动。这么说来,我们为新诗立格定律未必要先空想一些形式上的型格,然后要人们做定型写作,事实证明这样很难写出感人的好诗,诚如何其芳说的“这种形式整齐的诗我写了两年”,“一边写作一边还要计算字数,这未免有些可笑”。这样说来机械的定言,定韵,定节奏的所谓“规律性”常常是有害的。

        如何立格?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做,先在大量的新诗里选择一些不长不短,结构完整,读来节奏感有抑扬顿挫的诗,不要那种机械定型的诗,即以那些艺术上无可非议的诗作为蓝本,为其立“格”,认调,确律,定式,这也许是另一条让现代格律诗成立的路径,因为这样做,首先有了艺术上的保证。如果我们承认,每一首诗都有它自身的格律,那么,我们现在缺的就不是好诗,我们缺的是对这些好诗进行严肃细致的立格、认调、确律、定式的步骤。——这会很快地排除一些艺术上不完美的诗,同时将我们对诗体的认识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怎么定格?通常的格律诗定义是: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考察的是最终出现的格式,也即形式。没考虑最初写诗者情绪表达时选择的“格”,毛泽东写“和郭沫若”议论天下“小小寰球”的时候用的是《满江红》,为什么不用《水调歌头》呢?我想起了戏剧表演大师班的训练,在地上画上一个九宫格,这九个格子代表了九种情绪——来自印度的“味匣子”理论;演员踏到哪个格即刻表演这种味儿表演出来。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诗歌也是表现情绪意味的,我们何不为一些堪称艺术明珠的诗歌作品在各种情绪格里找个位置呢?然后再研究一下它的“人声”的调子,考察其节奏律动的脉线,最后确定它的定式。这个工作现在似乎没有人想到要做。只要认真想想,我们写诗时总是先有了情绪才会去表达的。以《死水》为例,假如我们把它定为格律诗,它的情绪格是:悲。——我们可以称它为“死水格“,正确地说是悲格的一个“式”;它的首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决定了诗的音调,整首诗的律动的规律性和字数的限制和外型的齐整都相应于“死水”这一意象。推广开去,再看他的《静夜思》二十八行,那整齐的12字句式区别于《死水》的9字句式,也符合“静夜思”这个意象;前十四行和十四行由厌格转入勇格,有谁这样分析过这首诗格调的转换呢?这么说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科学的说明一首诗的格和律呢?多少谈格律的文章,都没谈到这个点子上。而我们欣赏诗歌的时候,会分析到情绪,但没有把情绪上升为“格“。为什么戏剧大师会借用情绪格来训练演员呢?这不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吗?如果我们在自由诗中选出一首艺术上较为完美的长短句来分析其格调、格律,也是可能的。那恐怕需要另写一篇文章了。至于这种立格定律,对新诗有什么好处,立格定律后如何活用,那也需要另写文章论述,在此不赘。

        我十分赞赏现代汉语格律诗的探索,并认为会有艺术明珠出现。做这件事的专家们应当有长期的战略眼光,一方面要鼓励人们继续探索,一方面要努力攻关,推选出堪称艺术明珠的诗篇出来,立格,认调,确律,定式;就像练书法一样,先写好一个字,让这个字达到标准,站到高位上,后面就有信心了;否则又要徜徉一百年 ,只有进步,没有结果。



微信图片_20201205161745.jpg


本文标签:十三行新诗紫藤山文化紫藤山诗画黄永健教授手枪诗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网站分类
搜索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zitengshan.com 版权所有归 深圳市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6121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