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虹桥》
万丈空
游龙从
天外飞来
貌似云中
谁舞红丝带
绿野冉冉风
桥上游人如织
桥下万众潮涌
李白寻仙三万里
笔酣摇落也未逢
小蓬莱
上山道
醉里看花已百重!
一首十三行汉诗纨扇流淌着千年文脉,虹桥公园生态画卷在方寸之间徐徐展开……
这是第二十一 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光明区 11 号展馆展展出的文创产品,十三行汉诗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据介绍,十三行汉诗由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首创,其格式为 “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三三、七”。该诗体在古典诗体基础上,为适应手机触屏写作而诞生,因形似松树挂在竹干上,被称为 “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又因其外形似手枪,也被叫做 “手枪诗”。
凭借独特格律与灵动表达,十三行汉诗激发了大众对传统诗词的热爱。该诗体已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文博会光明展馆现场展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令人眼前一亮,从精美的十三行汉诗纨扇,到印有汉诗的特色茶具、笔记本,每一件都将汉诗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巧妙融合。以描绘当地风光为主题的十三行汉诗丝巾,诗意文字搭配典雅图案,兼具文化韵味与时尚感,成为热门单品;融入汉诗元素的书签,让读者在翻阅书籍时随时感受诗歌魅力。
此次融合是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大胆尝试,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十三行汉诗这一独特文化载体,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文创产业增添文化底蕴,同时让更多人通过文创产品接触并喜爱上十三行汉诗。”
十三行汉诗文化传媒(深圳)有限公司已连续第六年参加文博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能作为光明的一张名片参加文博会,感到非常自豪。这里有很多企业聚焦文创产业硬件领域,同时希望借机会达成合作,与十三行汉诗内容创作形成互补,实现融合发展。”
目前,十三行汉诗已与文旅、酒、茶、陶瓷、服装等 10 个行业展开合作。例如,以十三行汉诗描绘光明八景,创作文创产品;与高校社团合作,为学生作品配诗;还通过城市合伙人模式,用汉诗赋能产业园、乡村等,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区域文化核心竞争力。
深圳晚报记者
李鸿婷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