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23日,两年一届的华文与比较文学协会双年会在香港中文大学盛大开幕并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著名文学研究学者和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手枪诗之父”黄永健教授作为诗歌分会场的第一位发言人发表了《中国当代诗歌诗体创新初探——以松竹体十三行汉诗为例》中英双语的重要演讲。
黄永健教授分别从手枪诗的缘起、特征和重要价值等方面在学理层面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同时又从诗歌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角度阐释了手枪诗未来的产业化发展趋势,得到国内外其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黄永健教授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手枪诗)
(黄永健教授带其研究生一起参加学术会议)
(黄永健教授与国外专家学者交流手枪诗)
(黄永健教授与参会专家学者的合照)
手枪体汉诗,因为形似手枪,简称手枪诗,由深圳大学黄永健(紫藤山)教授在2013年底为安慰病榻中发小时候的少年同窗而突发灵感,在手机上写出来的一首诗,它通俗易懂,方便大传递情感。手枪诗由三、四、五、六、七言传统主流诗体依次排列,同时把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各类形式囊括其中,手枪体汉诗将中国几千年的诗歌与新媒体——手机微信结合,是时代的产物。
手枪诗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在国内、国外(美国)出版诗集。手枪诗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经过三年多的推广已经形成品牌效应,有良好的IP开发价值、产业形成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此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重要演讲标志着手枪诗迈进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