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山黄教授电话:15999638256
深圳市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正文 学术研究

十三行汉诗 ——中国诗歌走向世界的起点

紫藤山 2022-02-21 学术研究 469 ℃ 0 评论

十三行汉诗


——中国诗歌走向世界的起点


紫叶


十三行汉诗又名手枪诗、松竹体,全诗由十三行文字组成,一二行三个字,三四行四个字,五六行五个字,七八行六个字,九十行七个字,十一十二行三个字,十三行七个字。要求高点的十三行诗可以在第二,四,六,八,十,十三行押末字韵。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204.jpg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208.jpg


十三行汉诗的诞生是在9年前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永健始创。黄教授看着中国诗坛乱像丛生,作为文学院的一名教授,他想为中国诗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结合诗坛现在的实际情况黄教授创造了十三行汉诗。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213.jpg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217.jpg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多领域的人想了解和认知中国的一切。诗歌也成为需要交流的文化产品之一,然而诗歌是一个很特殊的文化,古体诗词虽然很美,也很有中国文化特色,但是古体诗词的形式要求太高,五言七律不光有字数的要求,还有平仄,韵律的要求,词就更复杂,所以古体诗一旦翻译成其他文字,就变成了字数不工整,韵律平仄都没有的现代诗了。而在世人眼里,现代诗并不是中国诗歌文化,而是舶来之品。

当下诗坛很乱,诗歌除了讲求意境,其他没有任何要求,于是把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分行就成了诗。诗歌写作要求的降低,让诗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日益下降,很多诗人都有点不好意思跟人介绍自己是个诗人了!仿佛诗人就是把口语,甚至粗口分行变成诗的沽名钓誉之徒。如果把这样的现代诗翻译成其他文字,是无法让世人对我们中华几千年的诗歌精深文化有所了解,甚至让世人觉得中国的诗歌文化与大国其他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匹配,更不要说把中华诗歌文化发扬光大了。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227.jpg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310.jpg

为了给中华诗坛来一股清风,也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华诗歌文化的精髓,黄教授创造了简单易写,又有中国诗歌形式的十三行汉诗。十三行汉诗介于古体诗和现代诗之间,有着语言精炼,意境美好等诗歌特色之外,在形式上固定为十三行,在字数上也有固定的要求。比五言七律的行数多,更能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又不像五言七律那样要求平仄押韵,更适合现代人表达方式的同时,也更容易在翻译成其他文字的同时,保持着十三行汉诗的诗歌形式。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315.jpg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320.jpg

十三行汉诗想要成为与世界诗歌文化交流的桥梁,国人自己必须了解并且熟悉,2019年7月十三行汉诗已经被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开始被人学习和传颂。我期待十三行汉诗在未来的十三年内能走进中小学课本,走进大学教室,走进每个诗人的媒体平台,走进朗诵者的舞台,走进翻译者的笔下……只有十三行汉诗如五言七律一样被国人当做诗歌文化的精华来学习和研究,十三行汉诗才能被很好地翻译成其他文字,十三行汉诗只有被翻译成其他文字,才能被全世界了解,中国诗歌文化的精华才能被世界窥得一斑,也只有通过传颂十三行汉诗,中国的诗歌文化才能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我期待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328.jpg


微信截图_20220221170218.png

微信截图_20220221170836.png

本文标签:紫藤山文化十三行新诗紫藤山诗画黄永健教授手枪诗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网站分类
搜索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zitengshan.com 版权所有归 深圳市紫藤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6121094号